8月26日,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乡间的道路泥泞难行。秦皇岛市爱先行公益服务中心志愿者顶风冒雨奔赴抚宁区各个乡镇,为受助学子们送去新学期的助学款。
1200元助学款,在开学前准时被送到抚宁区留守营镇大二学生凯旋手中??醋耪庑┰诜缬曛凶ǔ谈侠吹娜嗣?,凯旋和家人的心头再次被温暖和感动填满。
凯旋的母亲高位截瘫,长期卧床。父亲在留守营镇一家企业当门卫,每月不高的收入,还要供他读书,一家人蜗居在厂里的一个杂货间里,日子过得很艰难。
坎坷的求学路,因一个爱心公益项目而发生改变。2017年,凯旋成为秦皇岛市爱先行公益服务中心“伞型助学”项目的一名受助人,每年新学期开学前,志愿者们都会准时送来一笔助学款。
7年间,半年一次的约定,从未间断,资助人和志愿者一路守护着凯旋从小学步入大学校门,让他的求学路走得又平又稳。
凯旋只是秦皇岛市爱先行公益服务中心“伞型助学”项目帮扶的众多困境学子之一。今年8月底,开学在即,“爱先行”助学部联合所属的各乡镇支队,60多名志愿者在3天时间内,分头走访了抚宁区留守营镇、大新寨镇、坟坨镇等多个乡镇的几十名困境学子家庭,为孩子们送去新学期的助学款。
2015年,秦皇岛市爱先行公益服务中心发起“伞型助学”公益项目,帮助家庭困难或濒临辍学的困境学子完成学业,为这些在坎坷求学路上的孩子重燃希望。
秦皇岛市爱先行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刘红涛告诉记者,“伞型助学”项目有两种助学模式,高中和大学以“6+1”助学模式资助,由6个爱心家庭或人士资助一名学生。小学初中为“3+1”助学模式,3个爱心家庭或人士资助一名学生。每名资助人或每个资助家庭每学期捐出200元助学款,受助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每学期有600元助学款,受助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每学期有1200元助学款。所有资助费用由志愿者和社会中支持关心教育事业的爱心人士联合完成。
“团队助学部的志愿者也会在部门负责人的统筹下,定期到资助学生家里进行走访,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鼓励他们用心学习,感恩社会,让孩子们从心底感到温暖。”刘红涛说。
截至2023年,“伞型助学”项目共资助271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子,资助资金已达100余万元,帮助53名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找到合适的工作,缓解这些家庭的困难状况。
“每年名单都在变化,有的孩子顺利完成学业,找到满意的工作,又有新的名字出现在资助名单中。”刘红涛说,有的受助学子大学毕业后找到稳定的工作,会给志愿者和资助人打来电话或发微信表示感谢,那是大家最高兴的时刻,更能深切感受到“伞型助学”的意义和力量。
秦皇岛市爱先行公益服务中心“伞型助学”项目荣获河北省创新公益项目,它就像一把高高撑起的“希望之伞”,为处在困境迷茫中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希望。(秦皇岛晚报 记者 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