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北戴河联峰山公园里热闹非凡,北戴河区民政局在此组织开展以“重阳登高温暖相伴”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19位来自平安秦康颐养中心的旅居老人在区民政局干部职工、“戴河1号”志愿者的陪伴下登高远眺,饱览北戴河秀美风光。来自北京的冯小平说:“这是第一次在北戴河过咱们的传统节日,非常温暖也非常高兴。”
近年来,北戴河区紧紧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利用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发掘展现节日文化内涵,发挥好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让传统节日成为传承中华美德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还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拉满节日“仪式感”
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映山红》诉说着厚重的历史与时代的脉动,诗朗诵《读中国》带领大家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文体展示《太乙游龙拳》展现新时代的风貌……国庆节期间,北戴河区宁海道社区举行“踔厉奋发迎国庆 同心共筑谱华章”主题国庆文艺汇演,社区居民欢聚一堂。“我们心情特别好,每一个节目都积极向上,小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是唱出了我们老百姓的心里话!”宁海道社区居民阎玉彩说。
传统节日是和谐社区的“重要时间”。节日期间举办公共仪式活动可以将社区居民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我们在一起”的共同体意识,从而促进广大居民的文化认同。维护社区秩序、活跃社区生活、加强社区团结,也是传统节日的主要内涵之一。
重阳节期间,北戴河区路北社区举办“金秋诗韵·重阳雅集”诗词大会,组织社区居民们围绕重阳佳节进行现场创作和交流展示,不仅吸引了众多诗词爱好者的热情参与,更成为一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盛会。安居社区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文艺活动,以舞蹈、歌曲、诗词朗诵等多种文艺形式为老年人送上节日祝福,弘扬爱国热情,共承敬老美德。剑秋路社区举办趣味运动游园活动,邀请社区老党员和老年居民参与“投壶”“赶猪跑”“夹球往返”等集趣味性、娱乐性及运动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接地气的赛事活动充分满足了老年人的参与需求,增进了邻里感情。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通过了解和传承这些节日,我们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北贝骱忧扛辈砍じ哝核?,文化记忆是特定人群的文化在历史传承发展过程中具有共同感受和意义的文化构成,是其文化符号的集合体。传统节日往往与特定的历史事件、英雄人物或文化符号相关联,它们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
“例如,清明节表达对先人的纪念和先烈的缅怀,中秋节则突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主题。庆祝传统节日,既推动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让传承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深入人心,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高婧表示。
让节日更有温情
学习制作手工毛毡装饰品,品尝寓意“寿高九九”的重阳糕,体验中医康养的独特魅力……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浓厚氛围,北戴河区车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双争有我 重阳送温暖”活动,将节日祝福送到每位老人的心中。居民王桂芝老人激动地说:“社区越来越贴心了,重阳节变着花样给我们这些老人送温暖、送祝福,真是太感动了?!?/font>
传统节日适应国人的心性与社会生活的需要,既是日常生活的调节,也是日常生活观念与趣味的集中呈现。为让老人们欢度重阳节,北戴河区坚持从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着力在民生保障、居住出行、医养结合、社会参与、敬老环境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坚实保障,以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无论是育花路小学组织学生到空巢老人家中为老人送去亲手制作的礼物,还是西山街道组织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宣传活动,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数字生活,全区各镇街、各单位纷纷组织开展慰问帮扶活动,对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代表进行走访,倾听群众呼声,传递暖心关怀,为老年人送温暖、解难题、办实事。
北戴河区新时代文明中心(所、站)充分发挥阵地共用、资源共享的优势,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节日,努力让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志愿服务形式。腊八节,西山街道开展“我们的节日——浓情腊八 幸福邻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环卫工人上门送上腊八粥、腊八蒜,邻里情谊更深更浓;清明节,平安路社区开展“寻春天忆清明·展童心承民俗——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志愿者们向未成年人详细讲解清明节的习俗和文明祭祀等知识,培养家庭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中秋节,英才社区组织辖区老年人和小朋友共同开展“老少同乐做月饼、欢度中秋佳节”美食制作活动,让“一老一小”切实感受到社区的温情和关心……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充实了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也进一步推动了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的建设,提升了基层阵地的凝聚力。
让节日更有文化
高亢激昂的渔歌号子、时尚与传统完美融合的非遗走秀、趣味十足的非遗国风角色扮演……端午节期间,北戴河区举办“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跟着非遗游北戴河”大型传统文化沉浸式活动,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非遗文艺表演在北戴河碧螺塔景区轮番上演,吸引了线上线下万余名市民游客积极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民族的生命和记忆?!备哝核?,近年来,北戴河区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为载体,不断推出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精彩活动,全面展示地域特色和非遗文化,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进一步展现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文化自信。
国庆节期间,北戴河区举办“盛世华章耀戴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演出”,来自社会各界的800余名干部群众以歌曲、舞蹈、情景剧等形式,向伟大祖国献上诚挚的祝福。区文化馆、图书馆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摄影展,组织区书协、美协、摄协骨干会员创作出50余幅具有北戴河特色的书画、摄影作品,展现北戴河的历史变迁和发展现状。
“习俗因传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高婧介绍,除了非遗展示和节庆活动,纪念《浪淘沙·北戴河》创作70周年诗词朗诵会、全国名家京剧票友节、河北省文艺志愿者走进北戴河、国潮艺术展览、四季村晚等580余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切实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新需求和新期盼。
“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记忆的载体,也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以节日为中心衍生出的各种文化活动,可以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信心斗志,有效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高婧表示。(秦皇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