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大学生空降平台,100元过夜电话联系有电话,400元3个小时快餐

首 页 | 领导活动 | 文明创建 | 乡风文明 | 港城好人 | 文明实践 | 未成年人教育 | 文明巡礼 | 视频之窗 | 双争进行时
主题活动 | 高层动态 | 文明长廊 | 文明播报 | 他山之石 | 宣传信息 | 我们的节日 | 图说文明 | 原创评论 | 公示公告
主题活动 more...
42b7c7b4bd6f704d0e98049b4941955.png
d7d9941f81fd14f27d28c2cd9e8adef.png
6f5edd72f9e7e39ec8c21be730ebcc2.jpg
5c2d0b705c88dafef4f7aeac0f5cebb.png
49b301b3a9390562e962b59c3f62644.png
db8cd5c8b2350d053884c30e0c2ed21.png
48c87a1ff43be31226d7d6cb19cff37.png
中国文明网首页 > 双争进行时  
师艺同梦 馨香致远
发表时间:2025-03-20   来源:秦皇岛文明网

  几块看似废旧的陶瓷方块,呈不规则形状堆叠着,朦胧的灯体透出柔和的光……在工作室里,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社员杨旭光向记者介绍着这件艺术品:“这既是一种景观灯,又是一件艺术品。它将环保理念与设计者的艺术创意完美结合,体现了变废为宝、绿色环保的设计思路?!?/font>
  杨旭光的工作室里不乏环保文创艺术品,调皮的“垃圾分类小达人”,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理念;惟妙惟肖的“环保魔方”,作为新兴的文创产品,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杨旭光认为,艺术创意无处不在,而艺术也是教学的最好元素,是灵感的源泉、作品的生命力。以教育为己任,以艺术为载体,开展艺术探索和教育实践,并将二者融会贯通,进而大放异彩,是杨旭光心中的梦想。
  “看到一个烧扁了的茶叶罐,我灵机一动,将它改装成台灯罩,既不浪费,又有创意。”杨旭光笑着说,这正和他们建设绿色学院的宗旨相吻合。
  在学院举办的“艺苑论坛——杨旭光副教授谈艺术设计”专题讲座上,他为本系和非本系的300多名学生介绍了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的创立、发展和变革,阐述了信息时代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定位和格局,讲解如何结合环境设计学科与专业能力,在可持续设计领域有所建树,以及学生应该重点提升哪些方面的素养与能力,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杨旭光热心助力农村教育发展,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他到昌黎县凤凰山完全小学开展公益教学活动时,为学生们传授书法、绘画、篆刻知识和技巧,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散文诗。孩子们惊喜地说,“非常喜欢杨老师的课,太有趣了!”
  在“为了这片?!ぞ湃缭谛卸鼻謇砗S蚶吆Q笾魈馕拇醋髌氛股?,杨旭光带领学生用艺术作品的形式,向观众普及环保理念,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清海行动的深刻意义。
  以艺术为媒介,为社会发声,为时代画像。在杨旭光的世界里,艺术不仅仅是画布上的色彩与线条,更是时代的见证、境界的升华。
  近年来,杨旭光特别关注中国乡村的发展变化,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6年5次跨越300多公里,走进乡村采风写生。

  他擅长创作中国画,其中,作品《变迁》通过对青龙满族自治县平顶山村农村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生动展现了村庄历经脱贫攻坚战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村民们良好的精神风貌;作品《往昔已展千重锦》,以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城楼为绘画背景,青山粉黛交相呼应,画风清新秀美,主题突出,令人赏心悦目;作品《浪淘沙·北戴河》线条优美,远近交错,明暗分明……这些画作既突出了地域特色,又反映了画家的人文情怀,散发着艺术的馨香。(秦皇岛日报 记者刘建楠)

 
责任编辑:蔡 玲玲
文明秦皇岛在线版权所有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