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月19日《秦皇岛日报》报道,海港区海建里社区的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做好事予以积分,达到一定额度后可兑换作为奖品的大馒头。笔者认为,这一做法挺好。
此举好,好在直接的效果上。有志愿者发出心语:“领的馒头数量代表着参与公益活动的次数,特别有意义。”这意义,就体现在:积分兑奖是做好事的“量化”,能够生成成就感、荣誉感;是对志愿服务的肯定与激励,可以调动做好事的积极性、持久性。
此举好,还好在连锁效应。这效应,体现在志愿者群体数目的变化上:初始时的50名,发展到了如今的191名。规模的倍增,足可以揭示,积分兑奖大可形成“崇尚志愿者”“做好事光荣”的氛围,能够感染、带动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调动吸引更多的人加盟做好事。
推广海建里社区的举措,完全照搬、简单“克隆”不可取,可取的是取其要义、举一反三:奖品的设置不妨着眼于既简便又实用,在经费能承担的前提下,根据各自情况加以选择,而不必千篇一律都用馒头作奖品?;褂幸坏?,值得正视,积分兑奖是激励做好事的有效举措,但不是唯一的途径。除了积分兑奖、物质奖励,亦宜注重精神激励。譬如,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好人好事;引导居民崇尚志愿者,变吹冷风为多点赞。总之,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让激励举措如春风、似风帆,促进志愿服务行稳致远,健康发展。(秦皇岛日报 王绍和)